鎂10大功效!含鎂最多15大食物!缺鎂7大症狀、6大副作用一次看

鎂10大功效!含鎂最多15大食物!缺鎂7大症狀、6大副作用一次看

目錄
鎂10大功效!含鎂最多15大食物!缺鎂7大症狀、6大副作用一次看

本文由 健康營養百科團隊 專業編輯

10大鎂功效出爐!根據衛福部調查,13~44歲為國人「缺鎂重災區」,若鎂不足恐出現四肢無力、肌肉抽筋等7大症狀。

讓《健康營養百科》營養師為你一次介紹:最容易缺乏鎂的4大族群,並分享鎂的最佳補充時機與劑量,以及15大含鎂最多的食物排行榜,教你聰明又有效的補充鎂。

缺鎂症狀有哪些?出現7大徵兆要注意!

根據《亞州大學附屬醫院》的資料,體內缺乏鎂時,可能出現以下7大症狀:

  1. 肌肉痙攣、抽筋
  2. 情緒起伏大
  3. 四肢無力
  4. 腸胃不適
  5. 手腳抽搐
  6. 癲癇發作
  7. 頭暈
  • 衛福部:13~44歲是「缺鎂重災區」
    台灣國人鎂的補充狀況不太理想,根據衛福部2017-2020年《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成果報告》指出,13歲以上的族群普遍面臨鎂攝取不足的情形,尤以13-44歲男女的缺乏情況最為嚴重,僅達建議量的68-78%(男性)與63-76%(女性)。
     

鎂的10大功效好處

鎂的作用相當廣泛,不只能夠改善睡眠品質,對於骨骼、血壓調理也有幫助。營養師根據國際文獻,整理出補充鎂的10大功效好處:

  1. 改善失眠
    醫藥科學研究》期刊發現,針對具有失眠困擾的銀髮族,每天補充鎂,為期8週,能夠減少入睡所需時間,並且提升睡眠品質。充足的鎂有助於身體分泌足夠的褪黑激素,維持健康的晝夜節律,藉此改善失眠困擾。

  2. 預防骨質疏鬆
    根據《歐洲臨床營養學》期刊指出,鎂的攝取量與骨質密度相關,日常飲食中,鎂攝取量充足的族群,能夠維持較高的骨密度,從而預防骨質疏鬆發生。

  3. 促進骨骼生長發育
    根據《巴西醫學與生物研究》期刊指出,鎂具有刺激造骨細胞的作用,能夠促進骨骼生長發育,每日補充足量的鎂,對於骨頭受傷或正處於發育階段的族群格外重要。

  4. 預防糖尿病
    根據《歐洲臨床營養學》期刊指出,鎂有助於胰島素的正常分泌,能夠藉此改善糖尿病高風險族群的血糖數值,從而預防糖尿病發生。

  5. 穩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
    藥理研究》期刊發現,針對糖尿病患者,每天補充鎂,為期16週,能夠降低空腹血糖。鎂能夠調節葡萄糖轉運蛋白(GLUT4)的活性,藉此提升細胞利用葡萄糖的效率,幫助穩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。

  6.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
    根據《人類營養與飲食》期刊指出,鎂具有調節一氧化氮合成的能力,可以幫助血管舒張,藉此降低高血壓,遠離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
  7. 舒緩憂鬱焦慮
    根據《營養》期刊指出,鎂能夠促使BDNF(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)生成,BDNF不僅能幫助大腦神經元生長,同時也有助於抗憂鬱、抗焦慮,因此營養師建議憂鬱症患者可以補充鎂,幫助情緒穩定。

  8. 舒緩經前症候群
    根據《伊朗護理與助產研究》期刊指出,鎂有助於改善經前症候群,幫助舒緩焦慮、沮喪、水腫、腹部不適等症狀,若能與維生素B6搭配食用,效果將會更加顯著。

  9. 預防神經系統疾病
    根據《伊朗公共衛生》期刊指出,鎂具有大腦神經保護作用,當鎂缺乏時,可能會增加腦血管痙攣、偏頭痛、阿茲海默症的風險,因此營養師團隊建議,大家務必確保鎂的充分攝取。

  10. 舒緩不寧腿症候群
    輔助療法》期刊發現,針對不寧腿症候群患者,每天補充鎂,為期12週,能夠減輕症狀的嚴重程度。

不寧腿症候群是一種根源於大腦的疾病,患者容易在休息、睡覺時,感覺到腿部有東西在爬、搔癢,進而損害睡眠品質。補充鎂能夠促進多巴胺合成,協助調整神經系統,從而幫助緩解症狀。
 

鎂食物有哪些?15大含鎂最多的食物排行榜

鎂食物主要存在於堅果種子、全穀雜糧類當中,營養師團隊參考《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》,整理出15大含鎂最多的食物排行榜,列表如下:

富含鎂的15大食物排行表

 

食物來源

鎂(mg)/ 100g

1

南瓜子(去殼)633

2

白芝麻(熟)415

3

腰果290

4

黑金剛花生278

5

蝦米250

6

青仁黑豆214

7

小魚干209

8

紅藜麥161

9

夏威夷豆127

10

紫米121

11

開心果110

12

燕麥108

13

毛豆仁65

14

羽衣甘藍62

15

菠菜62

營養師團隊建議,13歲以上的族群,可以適當攝取上述15種高鎂的食物,或是補充鎂保健食品,藉以遠離缺鎂的風險。
 

鎂何時吃效果最好?最佳補充時機、複方成分一次看

為了充分獲取鎂對身體的完整好處,營養師團隊根據食用時機、複方成分,整理出鎂的最佳補充方法:

  • 食用時機
    根據《克里夫蘭醫療機構》建議,鎂要在「睡前30分鐘」食用,才能充分發揮改善睡眠品質的功效。

  • 複方成分
    鎂建議與鈣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K一同搭配食用。根據《更年期》期刊指出,這些營養素有協同作用,能保護骨骼健康生長,與單獨補充任一營養素相比,綜合補充鎂、鈣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K能更有效預防骨質疏鬆發生。
     

容易缺鎂4大高風險族群

除了飲食偏頗、營養不均的族群以外,營養師團隊根據《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》資料,整理出4大容易缺鎂的族群:

  1. 腸胃疾病患者
    克隆氏症、乳糜瀉、腸道慢性發炎患者的吸收能力受損,容易導致鎂缺乏。

  2. 糖尿病患者
    正常情況下,人體具有調節機制,能夠將多餘的鎂藉由尿液排出體外。然而,糖尿病患者調節機制異常,可能出現排鎂過多的情形,進而增加缺鎂風險。

  3. 長期酗酒者
    長期酗酒者的腸道吸收能力不佳,且酗酒可能影響腎臟的排鎂功效,導致鎂過度流失,進而容易引發缺鎂現象。

  4. 銀髮族
    銀髮族的進食量、腸道吸收能力不如年輕時期,若未特別留意鎂的補充,即可能出現缺鎂的情形。
     

過量鎂也不行!6大鎂的副作用一次看

鎂是人體必須的巨量礦物質,一般來說,透過天然食物攝取的鎂並不會導致過量。然而,《國家衛生研究院》指出,若額外補充大量的鎂保健品,可能出現以下6種副作用:

  1. 腹瀉
  2. 噁心
  3. 嘔吐
  4. 腹部絞痛
  5. 肌肉無力
  6. 呼吸困難
     

鎂每日攝取量上限

營養師團隊根據《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》整理,各年齡族群鎂的上限攝取量,提醒大家不要過度補充,避免出現鎂過量的不適症狀。

鎂的每日攝取量上限

 

鎂 (mg)

1-3歲

65

4-9歲

110

10歲以上

350

(以上僅針對保健食品的鎂攝取量,天然飲食來源不計入)

 

鎂的功效常見問題Q&A

問題1. 鎂的功能有哪些?

鎂能夠幫助體內300多種酵素正常運作,同時也有助於血糖控制、血壓調節、神經傳導、肌肉收縮、維持健康心律等等,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巨量礦物質。
 

問題2. 缺鎂可以吃什麼?

鎂主要存在於堅果種子、全穀雜糧類的食物當中,因此缺鎂時可以吃南瓜子、腰果、紫米飯等等,或是額外補充鎂保健食品。
 

問題3.鈣鎂鋅何時吃?

鈣鎂鋅適合在飯後或睡前補充,因為飯後可以幫助營養素吸收,減少腸胃刺激;睡前補充則有助於放鬆神經、提升睡眠品質。

不過,應避免與高劑量的鐵或咖啡因同時攝取,以免影響吸收。建議搭配溫水補充,並依照產品建議劑量使用,效果更佳。
 

問題4.鎂一天攝取上限多少?

根據《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》,鎂的建議每日攝取量因年齡與性別而異,以下包含天然食物、保健品的攝取劑量:

1-3歲建議攝取80毫克,4-6歲為120毫克,7-9歲為170毫克,10-12歲為230毫克。13-18歲男性需攝取350-390毫克,女性為320-330毫克。

19-50歲成年男性攝取量為380毫克,而女性為320毫克。51歲以上男性建議為360-350毫克,女性為310-300毫克。
 

問題5.缺鎂的副作用有哪些?

鎂攝取不足可能導致多種症狀,如頭暈、四肢無力、手腳抽筋、腸胃不適、癲癇發作、情緒低落或軟弱、肌肉痙攣與抽筋等。由於鎂對身體機能相當重要,建議確保均衡飲食,避免缺鎂引發不必要的不適。

👨‍⚕️ 營養師碎碎唸

在日常諮詢時,營養師常遇到民眾詢問「缺鎂的副作用」,其實副作用通常是指藥物、保健食品或治療帶來的不良影響,而鎂不足則屬於營養素缺乏的影響範疇喔。

 

關於健康營養百科

健康營養百科團隊,是由一群營養師、化妝品研發師和醫師組成的興趣夥伴。我們提供專業的保健、保養知識見解,並實際開箱商品、推薦評比,我們的使命是深入研究市面上各種營養補充品和化妝品的原料,並將專業見解轉化為有價值的文章,與大眾分享。

在營養方面,營養師團隊致力於解析各種營養成分,提供有深度的營養建議,幫助大家在繁忙的現代活中維持良好的健康,我們期望大眾能更了解產品成分,做出更明智的選擇!
 

參考資料

  1. 低血鎂症恐四肢無力、痙攣抽搐 吃對食物助找回「鎂」好人生(亞州大學附設醫院)

延伸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