卵磷脂不能跟什麼一起吃?恐有2大副作用!這時補充吸收率最高

卵磷脂不能跟什麼一起吃?恐有2大副作用!這時補充吸收率最高

目錄
卵磷脂不能跟什麼一起吃?恐有2大副作用!這時補充吸收率最高

本文由 健康營養百科團隊 專業編輯

卵磷脂是孕婦、哺乳女性常補充的保健品,但妳知道卵磷脂不能跟什麼一起吃嗎?若有婦科疾病是否還能補充?卵磷脂常被視為「哺孕媽咪的營養素」,但你知道其實一般人,甚至是男性也很適合補充嗎?

《健康營養百科》營養師為你講解:卵磷脂正確的補充時間、吃法!讓你一次搞懂如何發揮卵磷脂的最大功效!

卵磷脂不能跟什麼一起吃?5大禁忌成分要避開!

卵磷脂不宜與以下5大禁忌成分一起補充:

  1. 抗發炎藥物(如雙氯芬酸)
    是一種常見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(NSAID),主要用來緩解關節炎、肌肉疼痛、經痛或偏頭痛等發炎性不適,與卵磷脂一起補充,可能會增強口服雙氯芬酸的吸收與效果,可能增加腸胃不適、腎臟負擔等副作用風險。

    ✅ 建議:若長期服用雙氯芬酸,補充卵磷脂時應諮詢醫師評估劑量與頻率。

  2. 降血脂藥物(Statins 類)
    卵磷脂中的膽鹼成分可能會影響肝臟代謝酵素,理論上可能會干擾他汀類藥物(如Atorvastatin、Simvastatin)代謝。

    ✅ 建議:如有服用降血脂藥物,請諮詢醫師是否適合同時補充卵磷脂。

  3. 抗凝血藥物(如Warfarin)
    卵磷脂中含少量維生素K前驅物,雖然含量極低,但長期大量攝取,仍有干擾凝血指數的可能性。

    ✅ 建議:正在服用抗凝血藥者,應避免私自補充卵磷脂。

  4. 抗膽鹼類藥物(如抗過敏藥、部分精神科藥物)
    卵磷脂會增加神經傳導物質乙醯膽鹼(Acetylcholine)的生成,而抗膽鹼藥物則會抑制這類神經傳導物質,可能產生拮抗效果。

    ✅ 建議:若正在服用抗膽鹼作用藥物,需留意是否出現副作用加劇情形。

  5. 大量酒精
    酒精不僅影響肝臟代謝,也會降低卵磷脂中膽鹼的吸收效率,長期下來反而更易出現脂肪肝或記憶力退化等症狀。

    ✅ 建議:補充卵磷脂期間應避免酗酒,特別是空腹飲酒。
     

卵磷脂一般人可以吃嗎?

卵磷脂是天然存在於蛋黃、大豆中的脂質,含有膽鹼、磷脂醯膽鹼等成分,對身體多項機能有幫助。根據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》指出,卵磷脂被歸類為「普遍認為安全」(GRAS)的成分,對一般健康成人來說,適量補充大多是安全的。
 

卵磷脂是什麼?7大功效好處全盤點!

卵磷脂(Lecithin)是一種天然脂質營養素,由膽鹼與磷脂構成,是細胞膜與神經傳導的重要成分。常見於蛋黃、大豆中。

我們常聽到的「大豆卵磷脂」就是從大豆中提取的卵磷脂,屬於卵磷脂家族中來源穩定、營養價值高的一種,因此成為市面上保健用途的主流來源之一,適合哺乳媽媽、熟齡族群、備孕男性等族群補充。

以下介紹,補充卵磷脂具備的7大好處:

  1. 預防哺乳媽媽乳腺阻塞
  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》指出,可減少母乳脂肪堆積,讓乳腺更順暢,適合塞奶困擾的哺乳媽媽。哺乳期間補充卵磷脂有可預防塞奶,幫助乳汁脂肪不易堆積,讓乳腺更通暢。

  2. 支持寶寶腦部發育
   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》指出,卵磷脂所含有的「膽鹼」是寶寶腦神經發育的重要營養素,補充卵磷脂可提升母乳中的膽鹼濃度,支持寶寶腦部發育。

  3. 降低血脂與膽固醇
    HAL期刊》研究指出,卵磷脂能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與LDL(壞膽固醇),同時有助於提升HDL(好膽固醇),在高血脂患者中,補充大豆卵磷脂有助於調節血脂與改善血脂異常。

  4. 肝臟保養
    卵磷脂中的磷脂醯膽鹼,能幫助乳化脂肪、減少肝臟脂肪堆積。《HAL期刊》研究指出,大豆卵磷脂能減少肝臟三酸甘油酯累積、促進脂肪酸氧化,並抑制肝臟脂肪合成酵素的表現,有助於預防非酒精性脂肪肝(NAFLD)​,適合有脂肪肝問題或常應酬、喝酒的人補充。

  5. 提升男性精子活力
    動物研究發現,磷脂具有改善精子運動能力。《家禽科學》期刊指出,餵食添加1~2%大豆卵磷脂與維生素E的飼料,可有效提升雄性動物的精子活力、膜完整性與存活率,並增加精子濃度與血中睪固酮濃度,適合備孕的男性補充。

  6. 記憶力與情緒穩定
    治療進展》期刊指出,大豆卵磷脂中的PS(磷脂酰絲氨酸)與PA(磷脂酸)有助提升記憶力、穩定情緒,對年長者與阿茲海默症患者有正面效果。連續補充3個月可改善認知表現、減少情緒低落,並延緩日常功能退化,且無明顯副作用,適合用來保養腦部與維持思緒清晰。

  7. 抗氧化、抗發炎
    部分植物性卵磷脂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與酚類化合物,具有螯合自由基、抑制脂質氧化的能力,潛在可減少慢性低度發炎,有助於改善代謝症候群​。
     

卵磷脂「這時吃」最好!營養師:吸收率才會高

卵磷脂屬於脂溶性的營養素,意思是它需要跟油脂一起補充,才能提高人體的吸收率。營養師建議,卵磷脂可在飯後30分鐘內補充,這時剛好有吃進其他含油脂的食物,可以幫助卵磷脂一起被身體吸收、發揮作用。
 

卵磷脂什麼時候開始吃?孕婦、哺乳何時吃一次看!

針對孕婦、哺乳女性,卵磷脂最常被建議補充的時間,是從孕後期開始(大約懷孕28週之後),特別是準備哺乳的媽媽可以提早補充,幫助未來乳腺分泌更順暢,降低塞奶風險。

如果有以下情況,也可以提早從懷孕中期(約20週左右)就開始補充:

  • 有過塞奶、乳腺炎經驗

  • 第一胎哺乳時經歷過泌乳不順

  • 體質容易發炎、水腫

營養師提醒,針對有乳腺阻塞困擾的哺乳期女性,可採用哺乳前30分鐘補充1200毫克的方式,以提高改善通乳效果。建議持續補充1~2週後觀察情況,若塞奶問題改善,可調整為每日餐後補充1200~2400毫克,以維持乳腺順暢與營養平衡。
 

大豆卵磷脂怎麼吃?一天攝取量、使用方法

📌 一般人日常保健

對於一般人,《科學文獻資料期刊》指出,一般來說,卵磷脂的每日攝取量為1~5克。

 

📌 哺乳期女性(預防乳腺阻塞)

針對想改善乳腺阻塞的女性,《愛荷華大學》建議用量如下:

  • 每日補充 3~4 次,每次約 1.2克大豆卵磷脂

  • 若不想補充膠囊,可使用 5 克粉狀卵磷脂,每日一次,加入飲品中飲用
     

📌 其他小提醒

由於卵磷脂未被歸類為必需營養素,因此各國目前尚無每日攝取上限。
 

大豆卵磷脂危害有哪些?卵磷脂2大副作用!

羅徹斯特大學醫學院》指出,在正常劑量下,卵磷脂可能會引起2種副作用。這些症狀包括胃痛、腹瀉。目前還不清楚如果補充過多的卵磷脂,會出現什麼症狀。

目前雖尚未發現卵磷脂與「食物或藥物」有交互作用,但建議懷孕或哺乳的婦女,在補充任何補充劑之前,應諮詢醫師為佳。
 

卵磷脂相關問題Q&A

問題1.卵磷脂可以跟綜合維他命一起吃嗎?

可以喔,卵磷脂和綜合維他命成分不同,功能互補,沒有衝突。建議飯後食用,幫助吸收脂溶性維生素,效果更好。
 

問題2.對豆類過敏可以吃卵磷脂嗎?

美國《內布拉斯加大學》指出,大豆卵磷脂不含足夠的大豆蛋白殘留物,不會引起大多數大豆過敏消費者的過敏反應。
 

問題3.卵磷脂對男性功效有哪些?

卵磷脂常被提及在哺乳期補充,但其實它對男性的健康也有不少幫助,尤其是幫助支持肝功能,幫助脂肪代謝;增強精子活力與品質;幫助神經傳導與增強記憶力。
 

問題4.卵磷脂什麼人不能吃?

卵磷脂雖然安全性高,但不建議大豆或蛋過敏者、肝腎功能不佳者、孕哺婦、服用抗凝血或降血脂藥者補充。此外,腸胃敏感族群、TMAU(三甲胺尿症)患者也應避免使用。建議有慢性病或長期服藥者補充前先諮詢專業醫師。
 

問題5.孕婦一定要吃卵磷脂嗎?

不一定,卵磷脂雖非孕婦必備,但對哺乳期準備者特別有幫助。其含有的膽鹼能提升母乳品質、預防乳腺阻塞,也有助寶寶腦部發育。建議從孕中期或孕後期開始補充,有塞奶經驗的媽咪更可提早預防。不過,是否需要補充仍應依個人狀況與醫師建議為準。
 

問題6.卵磷脂食物有哪些?

常見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包括蛋黃、大豆、動物肝臟、全脂乳製品等。這些食物中的脂肪含量較高,有助於卵磷脂的吸收利用。
 

關於健康營養百科

健康營養百科團隊,是由一群營養師、化妝品研發師和醫師組成的興趣夥伴。我們提供專業的保健、保養知識見解,並實際開箱商品、推薦評比,我們的使命是深入研究市面上各種營養補充品和化妝品的原料,並將專業見解轉化為有價值的文章,與大眾分享。

在營養方面,營養師團隊致力於解析各種營養成分,提供有深度的營養建議,幫助大家在繁忙的現代活中維持良好的健康,我們期望大眾能更了解產品成分,做出更明智的選擇!

 

關於作者

 

我們是一群熱愛健康生活的編輯團隊,擁有營養師、生技專業和益生菌期刊專家背景,用專業知識為你提供最可靠、實用的健康資訊。

延伸閱讀